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国家公路交通科技需求及学科发展前沿,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定位于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以揭示并解决公路交通领域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目标,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以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主要任务,为我国公路交通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我国公路交通的现状,注重开展公路建设养护的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已形成了“特殊地区路基路面结构与性能”、“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改性技术”、“山区高速公路现代测设技术”、“公路灾害防治技术”、“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等五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重点实验室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结构、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修筑技术、沙漠地区筑路技术、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改性技术、公路灾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解决了青藏高原、沙漠地区等重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为西部地区和交通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1)重要研究成果
1)特殊地区路基路面结构与性能
针对特殊地区公路建设中日益突出的技术难题,开展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稳定理论与方法、黄土地区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原理、沙漠地区高速公路修筑技术、寒区、旱区路面结构与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基础科学和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先后承担了包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8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公路学会一等奖以上2项,其中“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保型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依托研究成果发表各类科研论文223篇,其中SCI检索2篇,EI及ISTP检索97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获得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
2)路面材料结构理论与改性技术
本研究方向立足于提高路面材料的性能,增强路面的耐久性,开展高性能沥青路面材料、土质材料加固技术、路面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道路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4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奖1项,省部级及学会一等奖以上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理论、多指标控制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道路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依托研究成果发表各类科研论文246篇,其中SCI检索4篇,EI及ISTP检索107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3余项。
3)山区高速公路现代测设技术
以建立山区高速公路测设成套技术为目标,将计算机与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高新技术有效集成,开展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技术与仿真系统、集成化公路CAD系统以及选线专家系统等研究,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5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4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4)公路灾害防治工程
针对频发的地震、雪灾、冰冻、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与地质灾害以及环境保护问题,开展山区高边坡工程生态防护技术、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技术、公路水土保持与区域环境治理技术以及高速公路灾害预报系统等理论与技术研究。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15项,其中“盐渍土地区公路病害机理及防治成套技术研究”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10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7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软件著作权3项。
5)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
针对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日益突出的技术问题,开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高速公路建设费用合理组成、公路养护定额、高速公路改扩建精细化管理、路面预防性养护、公路智能化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69篇,其中SCI、EI、ISTP收录30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获软件著作权4项。
(2)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激励机制建设、人文精神建设和团队精神建设,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产生新思想、激发创新活力的良好人才成长环境,形成了高水平的创新研究队伍。
(3)实验平台建设
在实验平台建设方面,购置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HVS移动式直道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可以模拟不同汽车交通荷载工况下路面的响应,为我国道路交通相关领域开展长期使用性能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新建成交通铺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购置了国际先进的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ICT)、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凝胶色谱(GPC)、红外光谱等重大设备,为开展路面材料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购置了国际先进的全站仪、全站型电子测速仪、车载GPS、地理信息系统等设备及软件,为开展路线测试及仿真研究提供了保障。
(4)人才培养
实验室重视研究生导师素质和数量的提高,研究生培养队伍的稳固发展,研究生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提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与美国西南路易斯安那州大学土木系联合培养研究生;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重视在读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培养;提倡研究生尽早进入课题。
“十二五”期间,实验室已培养博士生60多名、硕士生500多名,在读博士生近70名、硕士生近400名。毕业研究生分布在我国公路交通行业各部门发挥着骨干作用,实验室培养出的硕士生、博士生已经在工作岗位承担重任而且表现突出。同时,还接受亚洲、非洲等国外留学生及访问学者,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