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长安大学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服务国家战略,满足汽车产业迫切需求,面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是以机械工程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专业紧密结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经济建设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以汽车类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与方法,教授智能车辆感知、决策、规划、控制、通信、协同所涉及的理论与工程知识,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产业匹配度高的一流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国家及产业需求,顺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培养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宽广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多学科交叉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能在汽车、交通等行业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从事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
三、教研平台
本专业依托道路交通运输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道路交通运输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新汽车现代产业学院、陕西省智能公交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7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教学平台,以及汽车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道路交通智能检测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地等10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开展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与此同时,本专业与比亚迪、吉利、陕汽、华为等头部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拥有长安大学—陕汽集团陕西省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长安大学联合实践基地等多个校企联合实践基地,支撑实践教学。
四、人才培养
本专业立足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应用为导向,注重人才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全面培养,紧贴产业实际需求,构建产学研联合的“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课堂讲授、实验室实训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校企融合机制,引入知名企业工程师参与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效果反馈机制支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建立导师负责制度,积极引导本科生进团队、进项目,实现个性化培养。
积极拓展海外交流,与伊利诺伊大学、都柏林大学、亚琛工业大学、诺丁汉大学、伯明翰大学、滑铁卢大学等国际多所知名大学建立合作通道,建立学生联合培养及海外交流机制。
五、师资队伍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1人,占总人数的57%,已超过70%具备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专任教师队伍中100%具有博士学位,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6人,占比85%,是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与教育部“人-车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的重要成员。
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一等奖、长安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励。教师团队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
六、研究方向
智能车辆工程系是长安大学建设车辆工程学科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的重点支撑系室。主要研究方向为:
1、智能驾驶技术
主要包括(1)智能感知、决策方法与技术;(2)智能规划、控制方法与技术;(3)智能车辆控制系统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4)商用车辆控制系统设计理论与技术。
2、智能车辆先进电动技术
主要包括(1)先进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2)先进车载能源设计、管理及其控制方法与技术;(3)电动车辆电控系统设计理论与技术。
3、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控制技术
主要包括(1)车路云协同控制理论与技术;(2)智能交通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3)车辆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4)商用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控制技术与理论。
4、智能电动车辆设计与测试技术
主要包括(1)智能电动车辆整车设计理论与技术;(2)商用智能电动车辆设计理论与技术;(3)智能电动车辆测试、评价技术及装备。
5)智能网联车辆人机交互理论与技术
主要包括(1)人车交互理论与技术;(2)座舱安全技术;(3)人机共驾技术;(4)智能座舱设计理论与技术。
七、毕业前景
本专业遵循“新工科”理念,直接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为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业范围涵盖:
1、汽车整车、汽车类科技企业单位,从事智能驾驶车辆相关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管理等工作。
2、智能驾驶系统开发公司,从事智能驾驶系统、智慧出行系统领域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管理等工作。
3、传感器、导航与定位系统、控制器、线控底盘等零部件开发公司,从事智能驾驶汽车、智慧出行等行业相关部件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管理等工作。
4、政府部门或交通规划机构,从事智能交通系统及相关产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工作。
5、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攻读研究生,从事智能车辆、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